金骨头,银骨头,都不如自己的亲骨头!但是,对关节严重畸形、疼痛的患者来说,关节置换又如同是救命稻草。不少患者疑问:“人工关节假体,好使吗?会不会松动?哪种假体好?能和我自己的骨头长一起吗?下面,就来看看郑州京科王延主任的讲解,聊一聊人工关节置换术那些事儿。 众所周知,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最常见的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头坏死后塌陷面积大、疼痛的患者来说,关节置换就如同是救命稻草。 首先,我带大家来充分认识人工关节 人工关节是用来代替病变或损伤的关节,并解除患者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植入性假体。 目前,常用的人工关节植入材料有三种: 第①种,金属合金材料——如钴合金、钛合金,它们是最常用的两种金属; 第②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如超高分子聚乙烯和高交联聚乙烯材料,由于这两种材料的摩擦系数相比金属来说小一些,因此,常常作为人工关节髋臼内衬材料; 第③种,陶瓷材料——它具有超高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其中氧化锆和氧化铝陶瓷是最早用作生物医学材料的陶瓷材料之一。 由于人工关节在人体内需要长期存留,所以对材料的要求也很高。它要求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疲劳强度、抗磨损、抗腐蚀等特性,植入人体内一般会起任何炎症反应。股骨头坏死置换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想要做此手术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 (1)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疼痛明显、功能障碍、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者;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股骨头塌陷,出现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伴有疼痛和活动障碍的患者; (3)强直性脊柱炎、陈旧性关节结核、外伤等原因造成髋关节强直,影响生活、工作的患者; (4)老年人头下型或经颈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 (5)某些累及髋关节的骨肿瘤。 并非每位患者都需要关节置换 一般在股骨头坏死没有发展到第Ⅳ期,经恰当的治疗,保住股骨头是完全有可能的,轻易地把股骨头换掉就太可惜了。尽管现在的假体材料技术非常先进,但仍然没有生物活性。自身的股骨头尽管有部分坏死,或者有些变形,但有自我修复、自我改造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修复和磨合,完全可以满足正常的生活需要。 当然,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并不是“保头”与否的唯一因素。除了健康及经济条件外,年龄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后的平均使用寿命是15-20年,如果一个30岁的人做了假体置换,那么在50岁、70岁左右就要分别再做一次手术。实际上由于材料技术、固定技术和病人自身的原因,很多人在术后十年左右就不得不“二进宫”。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讲,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很难承受的。所以30岁以下的病人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考虑人工关节置换。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在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可视血管融通术”技术的研发,一般的病人都可行保髋保头治疗,可不考虑人工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