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ONFH)是好发于30~50岁中青年的难治性疾病,与激素应用、酗酒和髋部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ONFH后期发生股骨头塌陷、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中青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公认治疗髋关节病痛的有效方法,但远期必然面临翻修、再翻修的现实。因此,在ONFH的早期阶段,保留患者自身髋关节具有很高的临床和社会价值。 股骨头坏死(ONFH)保髋治疗的变迁 股骨头坏死(ONFH)的治疗在过去50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减缓临床症状到促进坏死骨修复、预防股骨头塌陷或阻止进一步塌陷,终止或延缓关节破坏的进展。>>有疑问?点击咨询 20世纪70年代主要使用髓芯减压术(CD)减缓症状,后来发现单纯采用CD治疗缺乏股骨头软骨下支撑,对股骨头塌陷或再塌陷的预防作用有限。之后在超导可视血循分析仪的协助下衍生出目前临床上成熟的可视血堵融通术。临床证实,可视血堵融通术常除有效改善ONFH患者症状、获得满意功能外,其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其他治疗方式。 ONFH患者保髋治疗的时机与适应证 随着对ONFH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对ONFH的病理改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界一直强调ONFH的早期诊断,其实质上就是对ONFH病理转归的判断。笔者认为,相对于坏死、修复、骨关节炎而言,塌陷是关键的病理改变。塌陷使关节的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塌陷与临床症状有关;预防、纠正塌陷以及防止再塌陷能否成功?是直接关系保髋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保髋必须研究塌陷的病理机制,围绕塌陷的发生、发展,探讨ONFH的病理状态,才能正确地把握ONFH保髋治疗的时机。不断提高对ONFH病理改变的认识,使得保髋治疗的时机与适应证的选择更加理性。>>有疑问?点击咨询 一旦出现疼痛症状,只有尽快手术才可能预防或纠正其塌陷。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临床上,疼痛≤6个月的患者是保髋治疗的黄金时期。因为在塌陷的早期软骨的弹性尚好,这是纠正塌陷的组织学基础。随着塌陷时间的延长,软骨从皱褶、到破裂、失去弹性,丧失了纠正塌陷时机。微创技术既能清除死骨,又对髋关节的干扰相对较少,可以充分恢复骨量与稳定、纠正塌陷,达到提供力学支撑之目的。